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的亚型。由于恶性程度高、复发转移风险高、缺乏精确治疗靶点,又称“最凶”乳腺癌。记者2日获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邵志敏教授、江一舟教授领导团队成功绘制了三阴性乳腺癌代谢物地图,优化了以往的分类标准,为三阴性乳腺癌的精确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研究小组还提出合成和抑制代谢途径中的两种关键代谢物,预计将成为准确靶向治疗这类乳腺癌的潜在策略。据报道,国际权威期刊Cell Research发表了这一重要成果。
据邵志敏教授介绍,“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ER2”它是目前乳腺癌治疗中最具临床意义的细胞分子,通常是乳腺癌精确治疗的目标,三阴性乳腺癌因其阴性表达而得名。这种“三阴”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和疗效也低于其他乳腺癌亚型。
为了寻求三阴性乳腺癌的准确诊断和治疗策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和江一舟教授带领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继续解决关键问题。2019年,他们率先绘制了世界上三阴性乳腺癌的多组学地图。因此,他们将三阴性乳腺癌分为四种不同的亚型:免疫调节型、腔体雄激素受体型、基底样免疫抑制型和间质型;并为每个亚型设定了一些潜在的治疗目标。
之后就开始了“FUTURE(未来)”的“伞形”在临床研究中,研究团队突破了以往难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无药可医”的困境,将“无药可治”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多线治疗失败的效率从10%提高到29%。研究小组还试图寻找新的治疗靶点,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
邵志敏教授和江一舟教授的团队试图从肿瘤代谢的角度进一步研究三阴性乳腺癌,特别是疗效较差的亚型,以发现更特殊的靶点,优化三阴性乳腺癌的精确治疗策略。研究小组发现,三阴性乳腺癌的代谢基因特征在不同样本中存在显著差异。根据代谢基因的差异,三阴性乳腺癌分为脂质合成、糖酵解和混合三种代谢亚型。每种代谢亚型都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可能在未来推向临床实践。他们最终绘制了三阴性乳腺癌代谢物图谱,系统地分析了三阴性乳腺癌代谢组的特征。
“我们希望从肿瘤代谢的角度进行研究,优化三阴性乳腺癌的诊疗策略。”江一舟教授说,江一舟教授说,“绘制三阴性乳腺癌代谢物图谱,为捕捉这类亚型乳腺癌的有效靶点奠定了基础。”
“从肿瘤代谢的角度来看,相关研究成果有效地丰富了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内涵。”邵志敏教授说,“研究小组将继续探索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治疗策略,使更多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不再仅仅是一个梦想。”
华北 | 北京 | 天津 | 山西 | 河北 | 内蒙古 | |||||||
华南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
华东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
西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
西北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
东北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
港澳台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